全国人大代表张胜林:贵州桥梁从跟跑迈向领跑
发布时间:2025-03-07 13:18

  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与普安县交界处,牂牁江大桥横跨天堑,宛如一道飞虹,将两岸紧密相连。

  作为纳(雍)晴(隆)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,牂牁江大桥以“贵州制造”的全产业链突破惊艳世界,并以技术创新与生态理念的融合,成为贵州从“地无三尺平”迈向“桥梁博物馆”的闪亮名片。

  全国人大代表,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副总经理、总工程师张胜林介绍,牂牁江大桥的主缆、吊索以及钢桁梁,全部由贵州本土企业生产制造。贵州公路集团项目团队积极革新工艺,破解世界级难题。大桥吊索首次采用高强度镀锌铝稀土合金密封钢丝绳,通过“Z”字形结构实现密闭防护,属世界首创。针对传统顶推技术效率低的问题,项目团队首创“无导梁拖拉式顶推”工艺,取消临时墩和导梁,平均每天顶推6米,获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金奖。

  在昼夜温差大、高空作业风险高的环境下,项目团队昼夜鏖战,采用“白天牵引、夜间调索”模式,技术员在“猫道”上日均步行超10公里,52天完成398根索股牵引,精准架设主缆。数千建设者以毫米级精度追求,将6.91万公里钢丝、1.99万吨钢梁化为横跨云端的壮丽弧线。

  建设过程中,项目团队坚持“最低破坏、最大保护、最大恢复”原则,通过废水循环利用、施工区全面绿化等措施,打造“路景相融”的生态工程。大桥被规划为牂牁江景区的标志性景观,将有力推动桥旅融合发展。

  牂牁江大桥形成的“山区千米级悬索桥施工技术体系”,为世界复杂地形桥梁建设提供了范本;是首座全产业链“纯贵州造”悬索桥,打破了贵州桥梁建设长期依赖外部企业的历史,推动贵州桥梁建造从“跟跑”迈向“领跑”。

购买咨询电话
400-123-4567